肿瘤创新药研究要在临床需求中寻找新靶点、新突破

发布时间:2024-8-12

“虽然肿瘤新药研发的资源投入和医生参与度在不断增加,但同质化竞争也带来了成本和空间的挤压。我们需要有计划、有逻辑地针对临床需求进行新药研发,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劳动,还需要在临床中找到新的靶点和治疗突破。”8月5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主任、Ⅰ期临床试验病区主任、北京高博医院首席科学家、消化肿瘤学科带头人沈琳教授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解读了肿瘤创新药临床研究的现状。

 

图片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主任、Ⅰ期临床试验病区主任、北京高博医院首席科学家、消化肿瘤学科带头人沈琳教授

 

沈琳教授谈到,肿瘤创新药的临床研究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着治疗水平的提高。过去几年里,免疫治疗在肿瘤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以往我们总说要提高免疫力,但缺乏具体的方法。现在免疫治疗药物的出现,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治疗的新选择,还让我们了解了不同瘤种免疫环境的差异,对肿瘤的免疫微环境和生物学特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靶向治疗在肿瘤治疗中也占据重要地位。”沈琳教授提到,肺癌、血液瘤、淋巴瘤和乳腺癌等已经实现了针对驱动基因的靶向治疗,使得患者能够通过简单的口服药就获得长期生存的机会。尤其是一些原本难治型或者罕见基因靶点的肿瘤,经过十几年的临床研发,已经从过去的单一药物治疗到现在的多种靶向药物和综合治疗,使得患者的治疗选择更加多样化。

 

沈琳教授坦言,肿瘤创新药的临床研究仍面临着诸多挑战。虽然我国在肿瘤治疗的规范化推广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但基层医生的跨学科协作治疗能力和对最新治疗技术的了解仍有待提高。“我们需要共同推广规范化治疗,提高基层医生的诊疗水平,以确保患者能够享受到最优质的治疗服务。”

 

近期,北京市发布通知,开展首批临床研究联合体试点工作。沈琳教授对此表示,以往的医联体关注的是医疗服务的安全和规范,与之相比,研联体则注重提升医生根据医疗问题进行研究的能力,从而推动整个临床研究的进步。研联体通过多中心协作和共同研究,能够加速新药研发的进程,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落地性。

 

(内容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