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也要搞清楚!CT、DR、核磁谁才是你的最佳选择?
患者1:哎,你们也是做核磁吗?
患者2:我头痛!医生开了单子,让我来做头平扫核磁。
患者家属3:我叔是突然头疼!医生让他做头平扫CT。
医生:下一位,做头核磁的XX,请跟我过来准备一下。
患者1:哎!我在这儿!医生,刚刚坐我旁边的那两个人也是头疼,为啥他们一个做CT,一个做头平扫核磁,而我却要扎针做头核磁增强呢?
上面的对话,日常来影像科做检查的患者都会遇到,同样是头痛,为什么做的检查不一样呢?其实,对于影像科的检查项目可能许多人都分不清楚,今天,就由我来给大家简单总结一下,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一下影像科检查都有哪些内容,它们的检查原理是什么?分别又有哪些优势和不足呢?
DR检查的作用及适用范围
DR检查是利用X射线穿透人体,形成黑白对比的影像。类似于传统皮影戏,使图像投影在屏幕上,得到的是人体结构重叠影像(平片)。(X线球管像手电筒,接受X线的探测器像屏幕,剪影比作受检者。)
优势
1. 辐射小,价格低,成像快;
2. 较高的空间分辨率。
不足
1. 平片图像上人体结构重叠,导致相互影响,且软组织分辨率差,易造成漏诊和误诊,对实性脏器及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有限;
2. 孕妇及对X射线高度敏感或不宜接触X射线者不推荐。
适用范围
1. 多用来做粗筛或各种医疗操作(置管后)后观察位置;
2. 用于一些急腹症患者的临床排查;
3. 是骨关节疾病的首选影像检查方式。
CT检查的作用及适用范围
CT的成像原理是用X线束对人体检查部位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类似于将胡萝卜切成片状,得到的是一层一层的图像。(CT机像厨师,球管发射的X线像厨师手里的刀,人像胡萝卜)。现如今的螺旋CT是连续扫描,提高了扫描速度,并显著减少了射线量。
优势
1. 检查速度快,操作方便,对患者的限制条件少;
2. 图像密度分辨率高;
3. 扫描图像清晰,解剖结构及比邻关系容易分辨;
4. 能提供无组织重叠的横断面图像,并可以进行不同平面的重建(三维重建);
5. 配合注射造影剂的增强扫描,大大提高病变的检出率,且能协助定性诊断及疗后评效。
不足
1. CT扫描检查有潜在的辐射危害,有一定的禁忌症(如孕妇、碘造影剂过敏者等);
2. 空间分辨率低;
3. 相对于MRI,它的软组织分辨率较低,对于密度相近的组织、病变难以区分。
适用范围
1. CT检查适用范围较为广泛;
2. 低剂量螺旋CT可用于健康人的胸部体检、肺结节早筛或必要时婴幼儿的CT扫描检查;
3. 常规CT平扫可应用于全身各部位的影像检查,比如:有颅脑外伤者,或者临床突发的不明原因头痛患者,首选颅脑CT平扫排除外脑出血或大面积脑缺血可能;
4. CT增强扫描主要包括普通增强(对于肿瘤患者的病灶检出及复查随诊有意义)、CT血管造影及CT灌注成像等(需要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做CT扫描),可用于全身各个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术前或术后疾病评估。
MRI检查的作用及适用范围
磁共振成像(MRI)原理是依据人体内的氢质子在进入磁场后会有序排列这一规律来进行成像的,恰似生活中铁粉在接触到吸铁石时有序排列的状态。(MRI磁体如同吸铁石,人体内的氢质子仿若铁粉。)
优势
1. 无电离辐射;
2. 多方位、多参数成像;
3. 软组织分辨率高,解剖结构较为清晰,还可进行多种功能性成像(比如弥散加权成像、脑功能成像等);
4. MRI增强扫描对病变的检出率更高,对疾病的定性及定量分析价值更高。
不足
1. 检查时间较长、扫描时噪声大,对患者的准备要求及扫描中的配合度高;
2. 禁忌症较多,如体内有心脏起搏器、人工金属心脏瓣膜等金属异物的患者;妊娠三个月内的早期妊娠者;重度高热患者(一般39℃以上)等不适宜做MRI检查。
适用范围
1. MRI检查适用范围亦较为广泛,全身各个部位均可做MRI检查;
2. 对于没有疾病史的年龄较大的受检者来说,头部MRI平扫和非增强头部血管扫描应为每年的筛查为首选项目;
3. 常规MRI平扫适用范围广,可用于脑部、脊柱脊髓、颈部、胸部、乳腺、腹部、盆腔、骨关节肌肉等病变的初筛检查;
4. 增强MRI对于肿瘤患者的复查随访、评价疗效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医学影像检查在现代临床医疗诊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提供直观、准确的人体解剖结构信息,帮助临床医生及时发现疾病、评估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疾病随访对比,更推广到一些疾病的早筛查。因此,无论是对病灶的早期筛查,还是对治疗效果的跟踪评估,现代医学影像检查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针对不同的疾病,需要选择最适宜的影像检查方法,有助于尽早确诊疾病,这是每个患者及家属渴望的,也是我们医务人员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