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O 2025 指南解读丨崔传亮教授:一线引领+全面布局,维恩妥尤单抗引领UC迈向无瘤长生存时代

发布时间:2025-10-15

2025910-14日,第28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在济南隆重举行。12日上午,2025版《CSCO尿路上皮癌诊疗指南》重磅发布。本次更新的最大亮点是维恩妥尤单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由一线治疗II级推荐升级为I级推荐(1A类证据),夯实了维恩妥尤单抗联合方案作为我国晚期尿路上皮癌(UC)一线标准治疗的地位。

 

基于此,本报特邀CSCO尿路上皮癌专家委员会秘书、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高博医院崔传亮教授进行专访,分享CSCO指南特色,解读本次UC指南的更新亮点,并展望UC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与突破机遇。现整理精粹,以飨读者。

  

CSCO-UC指南迎来革命性更新,

维恩妥尤单抗一线方案助力长生存

 

Q1

您一直负责指南内科部分的更新,请系统介绍一下2025CSCO-UC指南系统治疗部分的更新亮点及重点?这些更新对于我国UC临床实践有着怎样的指导意义?

崔传亮教授:从疾病整体视角看,尿路上皮癌的内科治疗自2023年以来出现了里程碑式突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向是抗体药物偶联物(ADC)联合免疫治疗成功跻身晚期一线治疗,EV-302研究作为该领域最具代表性的研究之一,为以维恩妥尤单抗为代表的ADC联合免疫治疗提供了坚实的循证证据。

 

EV-302研究是一项全球性、开放标签、随机对照的III期临床试验,共纳入886例符合条件的初治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LA/mUC)患者,1:1随机接受维恩妥尤单抗联合方案或者传统化疗[1]。研究入组人群覆盖广泛,涵盖不同原发部位(上尿路和下尿路)、疾病转移部位(内脏转移或仅淋巴结转移)、PD-L1阳性(CPS≥10)或阴性(CPS10)、是否肝转移、无论铂类耐受状态,包含欧美及亚洲患者群体,中国深度参与其中,因此EV-302研究结果对我国乃至全球LA/mUC患者全人群具有普遍适用性,充分体现了研究的高度代表性与临床实践指导价值。

 

2023ESMO大会上,EV-302研究的全球数据首次公布,极大提振了领域治疗信心。结果显示[1],中位随访17.2个月(约1.5年),维恩妥尤单抗联合方案可使LA/mUC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和中位总生存期(mOS)较化疗组获益翻倍(mPFS12.5个月 vs 6.3个月;mOS31.5个月 vs 16.1个月),全面革新了LA/mUC的一线治疗格局。

 

2025ASCO-GU大会更新的中位随访2.5年数据[2]则将mOS进一步推高至33.8个月(vs. 15.9个月,HR 0.51),证实了维恩妥尤单抗联合方案具有革命性的疗效持续获益。

 

2025ASCO大会,亚组分析进一步证实,不论原发肿瘤部位、顺铂耐受性、疾病状态或PD-L1表达水平,维恩妥尤单抗联合方案均可保持一致的生存获益,夯实了维恩妥尤单抗联合方案适用于LA/mUC患者全人群的重要地位[3]。同时,研究者进一步对EV-302研究中维恩妥尤单抗联合治疗有应答的患者进行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结果显示维恩妥尤单抗联合方案24个月时维持完全缓解(CR)的比例高达74.3%,提示该方案在缓解比例与深度持久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助力近三分之一的初治LA/mUC患者迈向无瘤长生存时代。

 

值得强调的是,20258月公布的EV-302研究亚洲亚组数据尤为亮眼。维恩妥尤单抗联合方案可将mPFS6.4个月延长到23.8个月,为化疗的近4倍,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显著降低63.3%mOS尚未达到,死亡风险显著降低67.4%ORR高达72.2%,其中CR高达41.1%,为化疗的两倍以上[4]。这些获益不仅与全球总体人群保持一致,更在数据上呈现更优的趋势。

 

 

1 EV-302研究亚洲亚组中位随访

2.5mPFSmOS获益

 

基于上述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及包含中国人群在内的研究数据,维恩妥尤单抗联合方案于20251月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LA/mUC成人患者一线治疗,显著改善了维恩妥尤单抗联合治疗方案在中国的可及性。

 

在本次《CSCO尿路上皮癌诊疗指南》中,最重磅的更新内容是将维恩妥尤单抗联合方案作为一线治疗选择升级为I级推荐(1A类证据),意味着中国指南与NCCNESMO等国际指南实现全面接轨,进一步巩固了维恩妥尤单抗作为LA/mUC一线标准治疗的地位。

 

ADC精准打击协同免疫精益求精

围手术期应用有望提升缓解率

 

Q2

ADC药物是肿瘤精准治疗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您认为ADC药物的优势是什么?对其在UC领域的治疗角色,您有哪些期待?

崔传亮教授:UC治疗领域,传统化疗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而ADC药物的出现实现了对治疗人群的精准筛选和疗效突破,其通过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并结合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的Nectin-4等靶点,精准实现定向递送负载的细胞毒性药物。因此,ADC药物通过精准的靶点选择,实现了对治疗人群及肿瘤特异性的筛选。

 

同时,ADC药物可有效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肿瘤抗原释放,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协同显示出良好的治疗作用。在ADC单药已取得疗效的基础上,联合免疫治疗进一步显著提高了总体治疗效率,从而形成了当前LA/mUC中维恩妥尤单抗联合方案优异的客观缓解率及生存获益翻倍的卓越数据。这一成功既源于药物体系的创新升级,也得益于联合策略带来的治疗理念革新。

 

ADC药物已成为UC领域主流研究方向,其应用范围已从转移性尿路上皮癌逐渐扩展至围术期治疗,包括在术前新辅助及术后辅助治疗中应用维恩妥尤单抗联合方案有望获得高病理缓解率,实现器官功能保留及生活质量改善,同时提升长期生存获益。例如,维恩妥尤单抗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新辅助及辅助治疗领域的EV-303EV-304III期研究正在积极推进。其中,EV-303研究聚焦于顺铂不耐受或拒绝含顺铂化疗的MIBC患者,首次期中分析中,无事件生存期(EFS)、OS均达到阳性结果,与单独手术相比具有显著临床意义,详细数据将在2025ESMO大会上公布,期待能够进一步满足更多患者的未竟之需。未来,以维恩妥尤单抗等ADC药物为基础联合免疫治疗,将成为UC领域从围术期到晚期全程管理的核心策略,有望为患者带来更显著的疗效提升与生存改善。

 

维恩妥尤单抗联合方案一线地位稳固,

后线策略探索多元并行

 

Q3

随着新药物、新方案的不断升级迭代,晚期UC如何排兵布阵,优选最佳方案成为临床热点话题。请您谈谈当前如何为UC患者制定最佳的全程管理策略?

崔传亮教授:随着近年来循证医学证据的持续更新,晚期尿路上皮癌的治疗格局不断开拓,传统化疗、免疫治疗、ADC药物及小分子靶向等共同构成了临床管理的多线体系。当前,国内外主流指南一致将维恩妥尤单抗联合方案列为推荐的一线方案,但含铂方案仍可作为因治疗禁忌或经济因素无法应用维恩妥尤单抗方案患者的替代选择。

 

随着一线方案落定,二线及后线治疗出现空白,缺乏相应的大规模前瞻性临床研究。目前,现有证据倾向于将吉西他滨+含铂双药方案从一线撤至二线应用,国外回顾性研究显示,对于维恩妥尤单抗联合经治人群,重新引入含铂双药方案,仍可取得40%50%的有效率,故该方案现阶段仍可视为二线的重要临床选择。

 

另一方面,鉴于ADC靶点多样且载荷机制各异,后线探索正围绕靶点切换新型联合方案等方向展开。首先,转换ADC治疗靶点是一种具有临床潜力的治疗思路,以Nectin-4 ADC耐药为例,后续可序贯其他靶点或不同载荷的ADC药物,但实际疗效与适用人群仍需通过更多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在新型联合方案方面,两种不同靶点ADC或双特异性抗体+ADC等联合方案正在探索当中,预期将进一步丰富尿路上皮癌领域的联合治疗模式。

 

综上,维恩妥尤单抗联合方案确立为一线标准治疗后,二线及后线治疗已进入多元并行探索的阶段,未来随着EV-303EV 304等更多临床研究结果的公布,有望逐步建立更加清晰的分层治疗路径,为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提供更为精准和个体化的全程管理方案。

 

结语

 

2025版《CSCO尿路上皮癌诊疗指南》将维恩妥尤单抗联合方案升级为一线治疗I级推荐,标志着我国晚期尿路上皮癌治疗迈入新阶段。EV-302研究的卓越数据,证实了维恩妥尤单抗联合方案在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缓解率方面的显著优势,尤其在亚洲亚组中mPFSmOS在数值上表现更为突出。未来,ADC药物联合免疫治疗有望在尿路上皮癌的围手术期及晚期治疗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患者带来更精准、更个体化的全程管理方案,助力更多患者迈向无瘤长生存时代。

 

参考文献:

[1]Powles T, et al.EV-302 Trial Investigators. Enfortumab Vedotin and Pembrolizumab in Untreated Advanced Urothelial Cancer. N Engl J Med. 2024 Mar 7;390(10):875-888.

[2]Powles TB, et al. Enfortumab vedotin plus pembrolizumab in untreated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urothelial carcinoma: 2.5-year median follow-up of the phase III EV-302/KEYNOTE-A39 trial. Ann Oncol. 2025 Jun 1:S0923-7534(25)00762-8.

[3]van der Heijden MS, et al. Exploratory subgroup analyses of EV-302: a phase III global study to evaluate enfortumab vedotin in combination with pembrolizumab versus chemotherapy in previously untreated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urothelial carcinoma. ESMO Open. 2025 Aug;10(8):105544.

[4]Li JR, et al. Presentation # 585. Presented at: the 22nd Urological Association of Asia Congress; August 14-17,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