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患者什么情况下去做 “基因检测” 利于发挥价值且节省费用?
上节课讲了淋巴瘤“基因检测”的种类和作用。点击文字可阅读上期内容:淋巴瘤患者的“基因检测”有哪几种?分别有什么作用?
那么,这样昂贵的一个检查,什么时候做“最有价值又可以最大程度节约治疗费用呢?”
特别好的一个问题
下面,就告知大家几个关于“基因检测”最有价值的检查时间点:
一、初诊的时候:
第一种情况,一定要做基因检测:首次诊断“淋巴瘤”时,如果病理诊断结果存在一定的疑点,病理报告上写了建议做一些基因检测来协助明确诊断,就一定要做病理医生建议的相关基因检测,这样才能确诊淋巴瘤及亚型,才能进行相应的治疗。
第二种情况,建议选做基因检测:病理诊断非常明确,我们建议有经济能力的患者,可以选做基因检测。
下图为国外学者基于基因二代测序结果进行的淋巴瘤聚类分型,将之前COO分类的三种亚型,进一步分为7种亚型。约60%多的大B细胞淋巴瘤可以归为某种亚型,仍有30%左右无法聚类。将大B细胞淋巴瘤做基因的聚类分析可以指导医生选择靶向治疗药物。
注:图片来自文献
原因:
首先,尽管淋巴瘤的一线标准化治疗是以病理分型为基础来确定的,基因检测结果对初治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的指导价值还在探索中,但也有一些研究认为,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在标准治疗方案里联合一些靶向药物可能会带来更好的疗效。
例如:MCD或BN2型的弥漫大B可以RCHOP联合BTK抑制剂等。
其次,对初诊患者来说,虽然有没有基因检测结果,一线的标准治疗可能都一样,但是如果知道了基因特点,可能对整体治疗策略的选择有一定的帮助。
例如:基因突变如果存在高危突变,例如myc突变,TP53突变等,可能要高度警惕化疗耐药,必要时及时调整治疗方式,以及对是否决定后期要自体移植等均有所帮助。
二、出现“难治”或“复发”状态时:
什么叫“难治”?
指应用“2个疗程”“标准足量的一线化疗”,但未达“部分缓解(PR)”。
什么叫“复发”?
指疾病已经“缓解”后,再次出现病灶增大或新病灶。
当遇到这两种情况时,强烈建议要完善二代基因检测!!
一方面要了解肿瘤耐药的原因,具有什么样的高危基因特征导致了治疗效果不好;
另一方面,复发难治后的治疗,没有统一的标准方案,这时候需要选择精准的个体化治疗。因此后续的治疗很需要基因检测的结果来指导药物的选择,来提高挽救性治疗的成功率。
三、治疗缓解或结束治疗后:
这个阶段,治疗告一段落,最关心和最不放心的问题就是会不会复发?
通常,定期的复查pet/CT或增强CT来监测疾病是否一直保持完全缓解。
但是由于pet或CT监测的频率不能太高,一般三个月甚至半年检查一次,在检查的空档期,也不能排除疾病复发进展的可能性。
近年来,通过抽血检测,进行肿瘤相关的ct DNA的监测(详见上节课内容),为疾病监控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因此在缓解期,建议监测外周血的ct DNA来识别,发现早期复发。
但是,值得提醒的是,一次ct DNA阳性,有时并不能明确提示复发,往往需要间隔一段时间的连续动态监测,更有价值和意义。
重点总结
1.初诊的患者,诊断有疑问一定要做基因检测;诊断明确,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建议完善肿瘤组织的二代基因检测;
2. 出现“难治”或“复发”状态时,强烈建议要完善二代基因检测;
3. 治疗缓解或结束治疗后,建议监测外周血的ct DNA来发现早期复发。
专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