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重生】CAR-T治疗让狼疮患者:抗体转阴、关节痛消失、停用激素药物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器官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异常活跃的B淋巴细胞,产生攻击自身组织的抗体(如抗双链DNA抗体),导致多器官受累。这种疾病尤其好发于育龄期女性,男女比例约1:9。
目前SLE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和生物制剂(如贝利尤单抗)为主,目标是抑制过度活跃的免疫反应。然而,患者需长期甚至终身用药,停药后易复发,无法根治;副作用显著,激素可能导致骨质疏松、代谢紊乱,尤其对年轻女性的生活质量影响巨大。
CAR-T疗法的革新机制
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是一种通过基因工程改造患者自身T细胞的创新疗法。它能够精准识别并清除致病的异常B细胞。在SLE中,异常活跃的B淋巴细胞是发病的关键,CAR-T疗法通过靶向B细胞表面标志物(如CD19和CD20),特异性清除这些异常B细胞。随着致病B细胞的耗竭,免疫系统得以重置,健康B细胞重新生成,从而恢复免疫平衡。

治疗案例分享
韩女士是一位42岁的SLE患者,确诊13年,长期依赖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长期用药让她饱受副作用之苦她回忆说:“每天早上醒来,关节痛得几乎无法动弹,皮肤上的红斑和浮肿的‘满月脸’让我自卑不已。药物副作用导致前额出现了3*3cm的脱发,我真的快失去信心了。”
在了解到北京高博医院进行CAR-T治疗SLE的临床试验后,韩女士决定尝试这种新疗法。经过全面评估,她符合“特异性细胞制剂LCAR-AIO治疗复发/难治性SLE”的临床试验标准。北京高博医院淋巴瘤骨髓瘤科胡凯主任向韩女士解释道:“CAR-T细胞治疗原理就是给T细胞装‘GPS导航’,专门追杀那些作乱的B细胞。”

治疗过程中,韩女士经历了T细胞采集与改造、低剂量化疗预处理,最终在2025年1月8日顺利回输LCAR-AIO细胞。她回忆说:“回输过程中,我紧张又期待,医生和护士一直陪伴在我身边,让我感到安心。”
2025年2月5日第一次评估,韩女士的病情改善,抗双链DNA抗体转阴,关节痛完全消失,尿蛋白减少。她激动地与我们分享:“关节痛消失了,现在居然能自己扎头发了!”
疗效与未来展望
韩女士的案例再次印证了CAR-T疗法在难治性SLE中的巨大潜力。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病情平稳。更重要的是,她停用了所有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这种突破性的疗效让医生和患者都对未来的治疗充满期待。
目前,CAR-T疗法在SLE治疗中的临床试验仍在进行中,研究人员正在努力优化疗效与安全性。对于像韩女士这样的年轻女性患者患者,CAR-T疗法有望停用激素,恢复正常工作生活。
我们正在开展的临床试验
如您也有同样的困扰,且符合以下标准,欢迎私信与我们联系:
临床试验一:评价特异性细胞制剂LCAR-AIO治疗复发/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R/RSLE)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开放性临床研究。
入组标准:
- 年龄18至65岁之间(含18和65岁),男女不限;
- 满足活动性复发/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
- 筛选时抗核抗体阳性,和/或抗DS-DNA抗体阳性,和/或抗SMITH抗体阳性;
- 有足够的器官功能储备。
临床试验二:一项评价CD19 CAR-γδT细胞注射液治疗复发/难治性自身免疫疾病的安全性和药效学的开放性临床研究。
入组标准:
- 年龄18至65岁之间(含18和65岁);
- 满足:复发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复发难治性系统性硬化症、复发难治性ANCA相关性血管炎其中的一种疾病诊断;
- 3个月内没有参加过其他临床研究;
- 有足够的器官功能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