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抖动人生",磁波刀让40年震颤患者重获优质生活
病情简介
杨先生,72岁,4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不自主抖动,起初症状轻微,后震颤逐步加重,5年前发展到头部震颤合并双手震颤,已严重影响基本生活:无法持筷用餐、无法握笔书写、喝水常泼洒一身......而且震颤在紧张时症状加剧,休息后有所缓解,饮酒后症状减轻,静止时抖动消失,药物治疗也未见明显效果。
震颤40载终遇转机
为了改善症状,杨先生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往北京高博医院寻求专业帮助。磁波刀作为非侵入性手术治疗,减少了手术的风险和创伤,术后恢复快,对于72岁高龄的杨先生这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医院专家团队采用全面的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评估检测方法,包括步态平衡检测、肌张力评估、量表测评等,对杨先生进行了术前评估。结果显示,杨先生的身体各项指标均满足脑部磁波刀治疗的标准。
磁波刀非侵入治疗,震颤消失
入院后第二天,北京高博医院神经外科于新主任为杨先生进行了磁波刀治疗。手术历时1.5小时,全程无需开颅、无需全身麻醉,患者保持清醒状态,便于医生实时了解治疗效果。
于新主任利用磁波刀技术结合磁共振成像(MRI)和聚焦超声技术,精准定位杨先生脑部病变部位。通过实时MRI成像,确保治疗靶点的精确性,然后利用高频聚焦超声波产生热量,对病灶进行热消融,有效缓解和消除震颤。从治疗床上下来,杨先生右侧震颤完全消失,肌肉僵硬也得到了缓解,且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手术前后对比视频
术后通过专业测评,如画图、倒水、指鼻实验等,与术前相比,各项测评结果均有确切改善。同时康复团队为杨先生定制了个性化训练方案,帮助他整体改善机体功能。

手术前、手术后患者画螺旋线与直线对比照
术后恢复有质量、有尊严的生活
手术后杨先生的右手停止震颤,能独立完成用餐、喝水、洗漱等单手日常操作,这种从“完全依赖”到“自主管理”的转变,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家人的照顾压力。伴随着生活质量的显著改善,杨先生也恢复了对生活的信心。
患者和患者家属对手术治疗的效果非常满意,将在单侧震颤控制稳定6个月后,再行对侧磁波刀治疗,最终实现双侧肢体功能完全代偿。

患者家属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
北京高博医院于新主任表示:“特发性震颤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老龄及环境因素有关。对于像杨先生这样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磁波刀治疗是最佳选择。磁波刀作为一种非侵入治疗,对于杨先生这样的高龄患者来说,减少了手术的风险和创伤,术后恢复快,更容易被患者和家属接受。”
磁波刀治疗的疗效显著,且效果持续,有研究表明,在治疗后48个月和60个月,实验组姿势震颤评分分别显著提高了73.3%和73.1%,手震颤、运动综合评分分别显著提高了49.5%和40.4%,功能残疾评分也有显著改善。这一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应用成熟,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为患友们提供了一种无需开刀的革新性治疗方式。
然而,专家也提醒广大患者,由于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是否适合进行磁波刀治疗还需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因此,建议患者前往门诊咨询专业医生,以确定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此次磁波刀成功治疗特发性震颤的案例,不仅为杨先生带来了健康与希望,也为更多受此类疾病困扰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向。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将有更多患者从中受益,重拾健康生活。
专家介绍
